这种批评在华为早期高管中几乎是家常便饭。但有一个年轻人例外,任正非不仅不批评,还喜爱有加。背地里,任正非评价这个年轻人“这小子太厉害了,看问题太深刻,如果我要做个人投资,我一定投他。”

这个年轻人就是李一男。
在华为的这几年,李一男有两个极端的表现:智商极高,情商极低。天才的命运也就此注定。
在基层工程师眼里,李一男是“大神级人物”,有很多崇拜者。李一男的同事唐东风曾经回忆起一件事。有一次,唐东风要向客户做一个技术汇报,邀请李一男出席。由于李一男太忙,事先也没有沟通汇报技术的内容。在去会议室的楼梯上,李一男说:你给我把主要的东西讲讲吧。就是从1楼到2楼的距离,李一男到会场上竟然能滔滔不绝地把精华阐述得非常透彻,连唐东风本人都难以置信李一男对于这项新技术竟然领悟和掌握得如此之快。

主管技术研发的三年里,李一男超强的技术天赋、对未来技术趋势的把握和洞察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他带领研发人员在程控交换机、传输、数据通信、无线通信等领域,先后开发出数十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极高商业价值的产品。

从1993年到2000年,李一男带领的研发团队,在与国际巨头的厮杀中表现十分抢眼,7年间将华为的市场营收从4.1亿元狂增50倍,达到了200多亿元。
不过,天才的情商短板也明显。一名为“戴辉”的网友自称曾是李一男在华为的下属,他讲述了第一次见李一男的情形:第一次见到李一男是在科技园中区的科技大厦(5号楼),我正在努力啃书。看到一个不怎么挺拔的瘦男生目中无人走了进来,一屁股坐在我前面工位的椅子上,将脚放到桌子 上,抓着一个同事的水壶就猛喝了起来。如此之牛,我没敢搭理他,他就径直走了。我惊问:他是谁?有人答:你这个土人,他就是李一男!

他不懂得为人处世的圆融,曾经给公司写报告,建议高层领导应一年一换,以免形成派系;他也从来不与其他同事做交流沟通与融洽人际关系,永远都是雷厉风行、直来直去。久而久之,资历深、年纪大的高管也开始怕他。
初次创业败走港湾
被华为当成“警示牌”
这种乖张的行事风格,也注定了李一男在华为多少会受到同事的抵触。
2000年,趁着华为鼓励内部员工创业的机会,李一男把华为股权结算和分红的1000多万元折成设备,北上北京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创业路。创办港湾网络公司,成为华为企业网产品的高级分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