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原点:这是一个多年来深受全国人民关注、关心的孩子,一个成长道路上始终伴随着羡慕和争议的孩子。
2005年6月8日,是那一年高考结束的日子。“上个二本没有问题! ”走出高考考场的张炘炀以轻松又自信的口气告诉父母。那一年,身高只有1.43米的张炘炀在考生队伍中显得很是瘦小。那一年,他才10岁,与他同龄的孩子正在读小学。

后来,高考成绩出来,果不其然,张炘炀以510分的成绩考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 2008年夏天,13岁的张炘炀又通过了北工大硕士研究生的复试,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
而就在几天前,他又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新生。 16岁的张炘炀被北航数学专业录取,准备攻读博士学位了,他也因此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博士生。从最小本科生到最小硕士研究生,再到如今的最年轻博士生,2005年6月14日,本报最先报道了年仅10岁的张炘炀考取大学的消息,随后的几年里,我们始终保持着对张炘炀的关注。

卡其色休闲短裤、蓝白色相间的格子衬衫、一双阿迪运动鞋,穿着最普通的学生装,张炘炀安静地坐在北航图书馆楼前的阶梯上,低头摆弄着手里的手机。从他身边经过的人不会多看他一眼,他也不会去留意有谁从身边经过,只是专注在手机上。

等他抬起头站起来,才发现他长高了不少,已经快到1.8米了,脸上的稚气也已脱去,一副半框眼镜显得书卷气质愈浓。他会耐心地等着问题,在每一次开口回答前,都会有数秒的沉默,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
或许很难说, 16岁张炘炀已经完全成熟了,但眼前的他,确实沉稳了。不像三年前会在人前侃侃而谈,活跃甚至张扬。“他看着不像16岁的男生,不怎么爱说话,挺安静的,不浮躁。” 23岁的甘植旺这样评价他的新博士同学张炘炀。两个人的导师都是北航数学专业的周梦教授。
更沉稳更深沉
“我喜欢现在的性格”
从活跃到沉稳,对于这样的改变,张炘炀自己的感受似乎更深。“应该就是从做硕士论文时转变的,那个时候很投入。”他说,他喜欢现在的性格,正是搞学术研究需要的。2008年夏天,年仅13岁的张炘炀考上了北工大数学专业的硕士,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
张炘炀用“比较压抑”来总结那三年的学习生活,尤其是研一研二期间。原来,张炘炀在读本科期间成绩非常突出,总是班里的前几名,到了读硕士时,成绩则是“反方向的突出”,经常排在班里倒数第一、第二。一向自信的他也不禁对自己产生了一些怀疑。
谈及原因,张炘炀觉得是因为班里的同学都分属于不同的导师,沟通比本科时少了,那种你追我赶的竞争相对减弱,让他突然找不到挑战的动力。“一般情况下,我属于别人付出一倍的积极,我就会用两倍的积极,别人一倍的消极,我就会两倍的消极。”张炘炀非常肯定地说。